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碶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案件处理方式

城市治理“堵”“疏”结合

  本刊记者 余姣姣 通讯员 林杰

  小摊贩流动摆摊“久治不愈”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也是矛盾的爆发点,执法矛盾上升,使得执法案件处理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延伸执法管理的触角,今年以来,新碶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始终注重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大胆尝试建立案件中心的心理疏导机制。

  据了解,该机制能够减轻当事人激动、暴躁的情绪,缓解怨气、怒气,还能降低当事人的再犯案率,防范案件处理风险,更好配合现场执法。力求将城市综合执法管理的矛盾消解在案件处理窗口,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促进和谐的执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为了更好促进案件处理中心心理疏导机制,新碶综合行政执法组织案件中心办案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在处理案件时,办案人员能够进行心理干预疏导。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件,有一个卖大饼的男摊贩,因破产欠下一笔债,妻子与他离了婚。上有老下有小的他独自来到异乡闯荡。因为一句话的误解,他在执法现场诅咒执法队员,案件处理时带着极端负面情绪。

  对此,案件处理中心办案人员对当事人进行了“话疗”。办案人员黄俏潇告诉记者,他们利用心理学的“共情”理解,包容当事人此时此刻的各种情绪,让他把心底深深的怒气舒缓下来;利用心理学的“叙事手法”让当事人讲述自己的现状、过去和种种不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利用心理学的“焦点”手法,为当事人提供解决问题的动力,树立积极的生活工作目标。

  通过此类常规心理学技术,办案人员及时清扫了当事人的情绪垃圾,消除了他们对城管执法的对立态度,并树立生活创业信心。经过心理疏导,当事人在案件处理中心3次落泪,还积极主动要求与执法队员赔礼道歉,并配合开展办理案件手续。

  待当事人情绪缓解后,办案人员再向当事人讲解了“人际适应和城市融合”,让他们理解城市的综合治理,积极乐观地融入城市生活;知法懂法,做法律允许的生意,并向来访者宣传相关的具体情况和法条,还介绍政府疏导点等等,让创业路走得路更顺畅。

  除了进行疏导心理压力外,案件中心还给当事人提供适当的就业指导,并帮助当事人调节自己融入城市。据新碶综合执法中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案件处理中心积极发挥好就业指导的桥梁搭建作用,给当事人介绍中介,推销劳动力工作。

  城市综合治理光“堵”也不行,要堵与疏相结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碶中队建立的心理疏导长效机制,不仅有效地开展了法律宣传,还给当事人提供就业指导。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执法人员和小商小贩进行“话疗”,不仅得到了当事人的夸奖和肯定,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注入新动力,还让他们学会调节自己情绪,理解和融入城市发展,感受到他们也是新北仑的建设者,相互理解并配合城管执法。这也大大降低了办案中的风险,并把路段上的执法矛盾扼杀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执法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新碶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案件处理方式~~~
新碶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案件处理方式~~~
新碶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案件处理方式~~~
新碶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案件处理方式~~~
新碶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案件处理方式~~~
新碶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案件处理方式~~~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热点
   第06版:生态和旅游
养分浸润心灵
城市治理“堵”“疏”结合
行医二十载 丹心映杏林
“这个冬天我们同行”
探寻北仑盐业文化
“定金”“订金”一字之差 预付款差点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