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枫林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区内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动起了脑筋,通过上项目、改设备等方式节水、节电、省蒸汽,同时将废水、废渣、废汽等循环利用。2009年,全区共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18项,累计投入资金11.9亿元。
钢铁、能源、石化、造纸等是传统的高能耗行业,24家重点企业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能耗的91%。2009年,区能源部门联合浙大中控和宁波标准研究院对这四大行业开展了能效对标,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指导。宁波钢铁干熄焦、北仑电厂集中供热、明耀热电污泥干化焚烧综合利用等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深入推进;台塑石化、宁波钢铁等企业接入岩东排水厂的再生水,日用量达到2万吨;24家企业申报清洁生产审核,项目完成后年节能量可达14229吨标煤。
宁波科元塑胶有限公司在燃气锅炉扩能改造时,新增了一个瓦斯平衡锅炉来适应装置原料多变、瓦斯产量波动的情况,建成投产后每年可降低能耗2.4万吨标煤。该公司副总经理汪石发表示,节能减排在环保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将原有的4台35吨/小时中温中压电站式链条锅炉和3台6兆瓦抽凝机组全部拆除,改用新的“二炉二机”,该项目建成后,热电公司装机容量从3.9万千瓦时扩大到4.5万千瓦时,供热能力从240吨/小时增加到465吨/小时。供电标煤从400克/千瓦时下降到239克/千瓦时,年节约标煤5.39万吨。
“尽管我们不属于高能耗的企业,还是希望用水用电再少点,能省则省。”宁波维科精华家纺有限公司能源办工作人员张黎明说,该公司一年用电1000万千瓦时左右,量本来就不大。今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对8台电机和部分水泵进行变频改造,每台机器还能省下20%的电能。
“节能减排不只是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同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区科工局有关负责人说,有时只是小小的改变,就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宁波志达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通过中水回用,40%可以再循环,使用到生产和生活中,一个月用水总量不到1万吨。宁波辉旺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的模具企业。过去,烧柴油是该企业的能耗大项,不仅费用高,产生的黑烟也给厂区环境带来了影响。去年10月,该公司实施了油改气项目,将原本使用柴油的熔化炉改为使用天然气,仅这一项就节约费用30%以上。“将原本用电的边机保温炉改用天然气,也能省电20—30%。”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算下来一年可以节约资金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