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领导窗口现场办公抓落实
近日,柴桥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志龙来到柴桥便民服务中心“坐班”窗口,通过“现场办公”“接待群众”等形式,体验“最多跑一次”业务受理流程,发现并解决窗口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在就业服务综合受理窗口,张志龙热心接待群众,为前来办理失业金领取的群众耐心解答问题,体验业务办理全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张志龙就如何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与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便民服务中心虽然是一个为民服务的小窗口,但这小小‘窗口’,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大形象’。你们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对办事人员做到‘热心、耐心、真心’,让办事人员满意而归。”张志龙说。
张志龙表示,通过开展领导现场办公并体验‘最多跑一次’活动,能够面对面与群众交流,零距离听取群众心声,全面优化办事软环境,增强群众获得感,为街道进一步做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专科”向“全科”转变更高效
随着区级相关部门业务的下放,加上无差别受理要求,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更好地由“专科”向“全科”转变,上月,街道人社窗口分三批派工作人员到区人社窗口学习相关业务内容,全方位提升人员素质。
“10月培训后,街道将开展操作技能比赛,选拔业务能力强,熟练程度高的业务骨干为无差别受理窗口的业务经办人员。同时,在年底前完成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的改造。届时6个无差别受理窗口可实现社保、医保、就业等50余个事项的一窗通办,将大大提升群众办事效率。”柴桥街道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朱姣君告诉记者。
围绕“便民高效”的宗旨,柴桥街道召集相关人员认真研讨,梳理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截至目前,柴桥便民服务中心共梳理出承诺“最多跑一次”服务清单75项,其中即办件53项,承诺件22项。同时,街道积极推进村级代办制度,22项承诺件均可实行村级代办,实现代办员代跑、村民就近跑,有的甚至不用跑。
完善服务机制,让便民跑出加速度
前几天,市民张女士来到柴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失业金领取业务。由于企业还未停掉社保,业务暂时无法办理。窗口工作人员王春林告诉她,可以先将材料放在窗口,等有结果了会把失业金邮寄过去。没过几天,张女士便收到了。“还以为又得跑一趟,没想到窗口工作人员办理速度这么快。”张女士感叹道。
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村)放置12台人社一体机,方便群众就近查询社保和医保并打印相关资料;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志愿服务岗,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填单、咨询、无偿复印等服务;各办事窗口及相关办公室,将事项清单、办事程序、所需材料及时公开,方便群众随时查阅;引导员现场指导办事群众安装“浙江政务服务网”App,实现网上事项网上办……今年以来,街道不断在优化政务环境和提升办事群众服务体验上下功夫,努力让群众办事更舒心。
此外,柴桥街道还建立服务事项回访制度,由街道组织、纪检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及后续处理,以督促经办人员更好掌握业务知识,提升服务态度。柴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佩青表示,在“最多跑一次”改革路上,街道将持之以恒把这项得民心、暖民心的实事办好,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来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庄严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