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篱笆”上的美丽芬芳

  本刊记者 曾子夏 通讯员 柯儿波 王诗芳

  最近,大碶街道九峰山社区各个党支部的书记和党员们似乎都不那么“忙”了:党组织民主生活会不到的人少了,党内学习的参加率几近100%,村民见到党员干部的次数增加了,田间地头经常能看见党员在清理垃圾……

  “以前有个别党员总是说‘忙’,会不来开、学习不参加、义工不来做,如果是这样,那你入什么党?”九峰山社区党委书记张科杰说,自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党员们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只要有一个党员想干事、带头干,村里的工作就能干好。”从年初开始,社区360多名党员纷纷行动起来,9个行政村连片搭起“篱笆风景线”,从家门口到包干区,从村头到村尾,党员携手拉起美丽屏障。如今的九峰,村村有风景,不仅村民住得舒心,前来参观游玩的人们也觉得赏心悦目。

  带头家门前“三包”

  这几个月来,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孙跃君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天早上出门前、傍晚回家时都要在家门口转上一圈:看看路面上是不是有垃圾,墙上是不是贴有小广告,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及时阻止……

  今年上半年,社区党委联合各村党支部共同推出了党员家门前“三包”活动:“清洁门前道路,清除墙面牛皮癣,清理乱搭建乱堆放”。活动开始后,和孙跃君一样,整个九峰山社区的党员们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推进非常顺利,每一名党员都十分赞成,主动配合。”张科杰说。几个月坚持下来,党员们成了村民眼中的“美丽代言人”,从庭院里一直到村道上,地面墙面都干干净净。村民在党员的带领下也纷纷加入这支队伍,维护村庄整洁成了全村人的自觉行动。

  守好“责任田”

  自家门前鸟语花香,村里的公共区域也不能“落后”。走进九峰山社区,在每个村里都能看到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清晰地写着“某村党支部环境卫生包干区”。张科杰说:“以前,社区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钱用于公共卫生维护。现在,我们采取党员义工制,一年能节省十几万元的开支。”

  社区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划分“责任田”,实行卫生包干制度。各党支部对所属区域内环境卫生负责,落实人员、明确职责,要求责任党员定期检查包干区内河道、路面、绿化带的卫生,发现垃圾及时清理,并提醒过往村民不要乱丢乱放,督促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打造篱笆风景线

  吕监村位于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进度较为缓慢。今年年初,村党支部决心要让吕监村大变样。新上任的妇女主任、预备党员胡珊珊发现,村嫂们个个都很能干,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于是,她动起了“村嫂”们的脑筋,带着一支妇女队伍改造村容村貌。

  家家户户门口花坛里的灯泡、碎石等垃圾被清理干净,外围竖起了美观大方的竹篱笆,新栽种的花卉、果蔬在夏天里日渐枝繁叶茂,篱笆内外花红草绿。不仅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景观。这些变化引得邻近村支部书记接连上门取经,城湾村、青山村、清水村……许多村庄里的花坛都开始整修,新建的竹篱笆在村与村之间串起了一道美丽风景。下一步,各村还将在篱笆上印制本村的村规民约、亲情廉政寄语等内容,在装点美丽乡村的同时,宣传农村新风尚。

  张科杰说,社区党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篱笆文化”:“每位党员就像篱笆一样,牢牢扎在自己的岗位上,虽然没有花朵那么艳丽,但它隔开卫生陋习,带动村民改善村容村貌,扮靓大家共同的家园。”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视窗
   第06版:法治
   第07版:人文
   第08版:初航
智能工厂的“设计师”
河道保洁长治久清
忆峥嵘岁月
打造民情“连心室”
备战夏季用水高峰
高效仲裁化解纠纷
大碶危旧房征收启动
“篱笆”上的美丽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