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晓军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总是忙碌地穿梭。前些日子在家里整理鞋柜,翻出了从未踏出家门的一双名牌高跟皮凉鞋。这双鞋,价格不菲,买下时很是心疼,却在鞋柜里睡了十多年的懒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究其原因,无非是那八公分高的鞋跟,仿佛是给脚尖施加“酷刑”,让人望而却步。
每次想穿这双高跟凉鞋出门,那可真是“仪式感”满满,仿佛要开启一场盛大的时装秀。我得对着镜子精心挑选衣服,这件“战袍”能不能配得上这双鞋呢?挑来挑去,不是觉得这条裙子太短,就是觉得那件上衣太普通。好不容易搭配好了,脚已经开始“抗议”了,好像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了脚尖上,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踩钢丝”。假如穿它逛街,我怕自己还没走到商场,两只脚就已经“报废”了,只能一瘸一拐地回家。
如果穿平跟鞋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可以大步流星地走,不用担心脚疼,也不用担心搭配问题,它只管让我舒舒服服地过日子,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无论是去超市买菜,还是去单位开会,它都能轻松应对。
今年的早春二月,我去逛了一趟宁波的大型购物中心K11,特意去了一趟它们的线下书店,发现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正在流行。这些书店不再仅仅只卖书籍,还卖起了饰品、日用品以及咖啡蛋糕等小食品,甚至还有一些盲盒和别致的非遗手工艺品。
现代社会倡导人性化和舒适感,书店向顾客展示了综合性的生活空间,他们打破了单一卖书的刻板组合,给顾客推销了一种不费力的、舒适无比的生活体验感,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你可以一边挑选心仪的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一边享受一杯香浓的咖啡,让味蕾也得到满足,或者购买一些实用的日用品,为生活增添便利。这种模式不仅方便了顾客,也让书店变得更加有温度和生活气息,仿佛是一个温馨的小家,让人流连忘返。那天我买了一本书,顺便买了一包坚果和一瓶饮料,坐在书店安静的一角,享受着窗边舒服的大沙发和整个悠闲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暖暖的,周围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书籍的墨香,这种不费劲的生活方式,让我感到无比的惬意,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不费劲的日常,不仅体现在我们选择的物品上,也体现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一个月前,我在抖音偶遇一位老同学,微信联系上后,每天早上六点,她准时给我发“早上好”。一开始我还挺感动的,心想这老同学真是热情啊,多年不见还这么关心我。可三周下来,我这心里就开始打鼓了。早上时间多宝贵啊,我得烧饭,让家人吃上热腾腾的早餐;得遛狗,让它在小区里撒欢。微信来了不回吧,不好意思,怕伤了同学情谊;回吧,有点儿例行公事,费劲累心。
我想起王维隐居终南山的故事。一日好友裴迪前来拜访,裴迪到了王维的居所,只见柴门虚掩,院中空无一人,裴迪在院中徘徊,看到屋前溪水潺潺,屋后竹林摇曳,四周一片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世隔绝。裴迪不愿打扰,便在院中留下一首诗:“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写完诗,裴迪便悄然离去,仿佛从未打扰过这份宁静。王维回来后,看到裴迪的诗,会心一笑,也和了一首:“复此单栖鹤,衔雏愿远翔。何堪万里外,云海已溟茫。”表达对裴迪来访的感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我觉得和老同学的社交也该学学古人,于是发了条微信给她:“老同学,咱这天天早上问候,虽说热情,可我早上忙得很,偶有不回复的疏漏,怕是对不起你。要不咱有空了约个饭,一起聊个天,这样不费劲,也省去了天天问候的麻烦。”老同学回了我:“好嘞,那咱周末见哦。”真是皆大欢喜。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盛;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牵挂太多。”人生在世,本就带着诸多的不易,若再被过多的欲望和牵挂所累,那生活便会更加沉重。所以生活在当下的我们,让漂亮的高跟鞋下岗,穿上轻松的平跟鞋,自在舒适,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和老同学相处,不费力,有空了聚聚,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不费劲的日常,才是好生活;不费劲的社交,才是真感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