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只要填一个登记表就行了,而且当天就能办理完成。”公司负责人坦言道,“以前建设这样的新项目,我们要花费上万元做环评报告,还要等7天的公示时间,真是费钱又费时。”
今年,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的主导作用,切实简化项目环评内容,提高环评审批效率,省政府提出在省级特色小镇和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全面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该举措既减少了建设项目报批手续,节省落地、开工、投用时间,又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可谓“双减负”。
近日,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正式实施,实施区域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园区重点规划区,规划面积为68.15平方公里。区环保局审批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改革实施区域内建设项目在编制环评文件时,可降低环评等级,以及明确了环评审批的负面清单。
据悉,环评降级意味着负面清单外且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可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可以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上述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降为报告表,环评审批时间为7(公示时间)+2个工作日,环评全流程时间由69天(包括编制时间)缩短为24天(包括编制时间)完成,提前了55天。原编制报告表的降为登记表,登记表办理时间为3(填报登记表)+1(备案时间)个工作日,环评全流程时间由原报告表的24天(包括报告表编制时间)缩短为登记表的4天,再提前20天,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
“按照上年度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审批量统计,辖区内95%左右的项目可享受降低环评类别等改革政策。”该负责人说,“未来,审批窗口还将实行网上备案,企业只需在电脑上填报即可,一次都不用跑。”
当然,能享受这些便利的项目必须是负面清单外的项目。目前已明确的负面清单项目包括核与辐射项目,化工、石化、冶炼及危险废物处置等项目以及涉及新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存储危险化学品或有潜在环境风险的项目,环保部、省环保厅审批权限的项目,与敏感点防护距离不足,公众关注度高反响强烈的项目,以及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不具备接入排污管网或无合适委托处置单位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