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阳光和煦,在九峰山景区,一片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景致,让众多游客陶醉于此。九峰山景区是九峰山区域美丽乡村精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条精品线作为我区最早采用成片连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之一,发挥着示范和集聚效应。近几年,随着各片区、多个精品区块和线路的有序打造,美丽乡村的画卷越来越绚丽多彩。
成片连线出“精品”
2007年初,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号召,结合九峰山区域9个村庄地域相邻、人文相近的优势,在该区域成片连线推进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来,通过规划设计、整治改造、土地整理、产业优化等一系列工作,该区域实现了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高、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
“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走了,废地、旧房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公园、老年活动室、幼儿园,村集体经济上去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说起精品线建设以来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个个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九峰山区域美丽乡村精品线的全面整治,是我区打造美丽乡村的一个实例。在九峰山区域新农村建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我区把成片连线推进作为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形式,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示范区、风景线。
“要以全域视角建设美丽乡村,既要点面结合,又要变制作盆景为打造风景。”谈到打造的具体方式,区农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地域相邻、人缘相亲、资源禀赋相近的原则,打破村界,将多个行政村组团为一个片区,实行片区内多村整体规划,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统筹基础设施配套,统筹公共服务完善,统筹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成片连线推进、区域共建共享,达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集约利用的目的。(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因地制宜有“特色”
2010年,柴桥街道着力构建紫石片区“两区一廊、17个村全覆盖”的新农村格局,结合原有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颇具“柴桥”味道。“打造过程中,我们突出花卉之乡的特色,着力形成绿树环绕、花团锦簇的村庄特色。”柴桥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今年,街道将在环境、产业和文化上再迈上一个台阶,建设花木示范区,改造民宿农家乐,开办婚俗、农耕、美食等文化展示平台。
春晓三山片区依托依山傍海的生态环境优势,着力营造山海相望、绿色休闲的特色风景。记者从春晓街道获悉,青龙溪坑水环境提升工程、三山村综合体老街(合宅段)项目改造工程、双狮景观公园等多个项目将提升三山片区“颜值”和品味,激活宜居宜游的新农村内生动力。
“说到‘新农村’,我们普通老百姓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自从搬进了大同新村,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从‘村民’变成了‘居民’,住在这里,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小区公园里的美景,走到楼下就可以散步,多惬意啊!”家住新碶街道大同新村的顾师傅笑着说。高塘片区地处我区城乡结合部,要完全按照新农村的模式来打造美丽乡村是行不通的。因此,新碶街道以加快融入城市生活为目标,以原地改造提升为方法,把该片区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新社区。如今,高塘片区已经实现了“村村通、路路通”,农村环境洁美,保留了乡村气息,城市商圈繁华,集聚了人气和商气。
此外,小港西片区充分发挥河网密布、湿地生态良好的特点,着力做足水生态文章,凸显江南水乡田园风光;梅山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强化与现代时尚的国际保税港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秀美山川道路两侧的村庄建设,更加注重特色建筑的保留、恢复以及与周围山水的和谐相融。
同时,各街道(镇)也都因地制宜打造各自的精品区块和线路,以此来带动提升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