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1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馨的稻草
  ■ 风物 □ 周太福

  草蓬是旧时农村的一大景观。往往未入村口,先见草蓬。草蓬一般如平屋般高大,形状有方的、长方的、圆的,顶有人字顶、圆锥顶。稻草是平原地区农家燃料的主体,农家一般都有柴草间,灶跟间的稻草烧光了就到柴草间去掇(本地话音同“搭”),柴草间掇光了就去草蓬上挖。草蓬、柴草间、灶跟间,农家离不了稻草。

  解放前的农村,尤其是山区,还有许多农民住在草顶泥墙的屋子里。草屋的结构与砖瓦屋差不多。草顶的制作方法是把稻草打成草帘,然后一帘一帘地自下而上铺盖,结顶后,用乌竹竿横向夹牢,可防风掀。保暖、隔热又透气是草屋的优点,冬暖夏凉,十分舒适。

  从前一般农户皆贫困,被头也薄,多数人家没有余棉可用作床垫,所以靠多铺稻草来御寒。拣“一火晒燥”的早稻草,在铺垫当日再晒上几小时,又揣(古音可读tuo阴平,本地话音同“透")又拍,掸去灰尘,捋去草绒(枯叶),然后铺垫。铺毕,在上面盖一层也是用上等稻草编的软草帘,最后铺上席子。天越冷,铺得越厚。劳累了一天的人一面脱衣上床,一面口中念念有词:“冷被冷席,困倒就热。”果然,不一会儿这稻草清香伴着暖烘烘的热气,很快就把人引入梦乡。

  俗话说,“绣花枕头烂草包”,“烂”字是为贬低稻草而强加的,其实锦绣枕套与天然稻草也是好搭当。当然充塞枕头的稻草更要考究些:把稻草去脚除脑,取中间,去草绒,铡成寸半长即可。睡过一段时间,在阳光下暴晒数小时,晒过后的枕头更松软,更温馨。

  旧时代的农妇们,大都会巧手编织出各种用途的草窠。比如饭窠。每当春耕时节,农妇们需要担饭到田头,为了给热饭保温,需先把热饭盛进杉木饭桶后加盖,再装进饭窠里,四周塞入旧布料,再盖上草编盖,这样就会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这饭窠就是用稻草编就的。有些妇女在编织时还外裹箬壳,裹上箬壳的饭窠外观光洁,显得更加精致。除了饭窠,还有给火熜保暖的火熜窠;给浆板保温的浆板窠;母鸡赖孵了,就编一只鸡窠,让母鸡住上温暖又安静的孵房,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孵育它的孩子;小鸡长大了,编个更大的鸡窠,让它们在晚上住进暖和的集体宿舍里。

  农家房舍里除了稻草编制的这窠那窠以外,还有或方或园、大小不一的草垫子,俗称草蒲凳,是凳椅面上的铺垫物,稻草芯子箬壳面,方格图案简朴大方,人坐上去温暖又舒适。

  过去还有一些与稻草相关的习俗:孩子上虚岁十六岁时,杀一只一斤左右的童子鸡,去毛除内脏,盛在甑里,加入香料,倒入黄酒和少量清水;拾几块砖,在露天搭起简易的灶,再拾三块瓦爿搁在砖上面;把鸡甑平放在三块瓦爿上面,取早稻草一结点火烧起来,草烧光了鸡也熟了。对于正在长身体的贫家子弟来说,吃了这么美味的童子鸡是够他回忆一辈子的。肚子坏(肠炎)了,取个鸡蛋,外缠稻草如拳大小,埋进火缸里的草炭火中煨,不到十分钟就会耳闻“砰”的一声闷爆声,是蛋壳爆裂了,取出来剥壳趁热吃了,其香味独特,还真的十分灵验,肚子真的不痛了。北仑有一道风味独特的点心叫灰汁团,用米粉跟稻草灰汁调和做成的这道点心又香又糯,特别爽口。

  此外,从前的农村里丧葬、送灵、辟邪都要用到稻草,连田里的庄稼被鸟雀糟蹋了,也要扎个“稻草人”来驱赶。稻草还被用来做雨披、草鞋、蒲鞋以及搓绳结网撩海蜇等等。稻草灰还是含钾丰富的好肥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经济
   第03版:社会
   第04版:副刊
探究石马石虎主人
温馨的稻草
拷骨浆
九峰山
早餐的温度
乡村岁月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北仑新区时刊副刊04温馨的稻草 2015-01-05 2 2015年01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