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塘发现迷路老人,语言障碍难找家人
“当时大约是早上7点,我们接到报警说有位老大爷一个人在高塘路上走,可能是走丢了。”新碶派出所民警柯祥明说。
只见老大爷身材瘦小,留着雪白的山羊胡子,戴一顶鸭舌小帽,身穿中山装,拄根拐杖,步履平稳。柯祥明告诉记者,老大爷思路清晰,但是不清楚儿子家的具体地址。“没有地址,如果有人名等其他信息,本来找到老人的家人不是个大问题,可是最大的问题竟然出在语言上。老人口音很重,听着像是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的方言,但是老人提供的自己和儿子的名字,在户籍网上都查不到年纪相符的人。”
这一来,民警们暂时也没辙了。老大爷在新碶派出所住了两个晚上后,仍然没能找到家人。第三天晚上,民警们就将老大爷送到了北仑救助站。可是没想到,第4天一大早,老人又回来了。原来老大爷急着要回家,看民警们把他送到救助站,以为民警们不准备帮他回家了:“我要回家,你们送我回去,我付钱给你们。”
同乡女孩当“翻译”,原是坐反公交车误入北仑
重回派出所的老大爷坐在派出所大厅里,不时地向门外张望,或者起身从大厅的一头踱到另一头。第4天中午,民警们驱车带着老大爷前往阿育王寺和宁波南站附近,希望在途中老人能够认出自己的家。可惜仍是无功而返。
就在老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这天下午1点左右,正好一位来自湖南的女孩到派出所来报案。女孩用方言一声招呼,老人就像见着亲人般和女孩说开了。
原来老大爷来自湖南,姓严,今年已经80岁了,膝下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早年都来到了鄞州区瞻岐镇务工。前不久,严大爷的孩子们将老父亲也从老家接了过来。别看严大爷年事已高,可是身体还很硬朗,自己拄着拐杖能步行很长时间,思维一向清晰。因此,虽然严大爷到鄞州时间不长,可儿女们平时都很放心让严大爷一人出门。
初到北仑的那天清晨,严大爷和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到离家不远的一座寺庙去烧香。去时一切顺利,可准备回家时,严大爷一个不留神,竟然坐上了反向的公交车,不仅没能回到家,反而离目的地越来越远。严大爷发现不对劲时,公交车早已驶离鄞州境内,来到了北仑高塘。
老大爷亲人租了两辆面包车分两组寻找老人
有了老大爷的身份信息,民警们很快就和他的儿女们取得了联系。此时,老大爷的儿女已经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还租来了两辆面包车分头寻找。一得到消息,老大爷的三个女儿很快赶来,父女4人相见,不由得抱头痛哭。离开派出所时,老大爷的女儿们还拉着办案民警的手一个劲地说:“好人一生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