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2012年06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欢种地的 24岁“上班族”
——记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侃恺
图为谢侃恺在自己的花木地里。 (记者 沈焰焰 摄)
  本刊记者 沈焰焰

  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有的可能还在学校埋头读书考研,有的可能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全新的人生,有的可能徘徊迷茫着不知何去何从。而这个24岁的小伙子,却能脸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耕耘着自己的田地,开拓了自己的事业。他就是北仑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谢侃恺。

  从小喜欢种东西,并且乐此不彼

  谢侃恺是大碶柴楼村人,是家里的独子,奶奶特别疼爱他,一直叫他“侃宝”,这后来还成了合作社的名称。小时候,侃宝就喜欢跟爷爷到田里去,觉得种东西很有意思,下去的是种子,长出来是花、树,还有果实。放学回来,他会跑到屋后看看自己偷偷埋下的西瓜籽有没有长出西瓜,也会帮爷爷一起挖土豆掏番薯,甚至连插秧都能帮上忙。看着泥地里长出一个个“宝贝”,他就会特别高兴。

  2007年,侃宝职高毕业后来到宁波钢铁厂上班。2010年,22岁的侃宝考虑到自己空余时间挺多,想着再做点什么。“那时我们村的杨梅种得不错,但各家各户各自种各自卖,规模都不大。当时我听说别的村子在搞专业合作社,挺成功的,便想试试。”

  可是思想传统的父母听说儿子要搞农业,怎么都不同意。“爸妈、很多亲戚都说年纪轻轻怎么能种田呢?自然也没支持,可我就是一根筋,决定做了就是要做。”侃宝又找到了一个有着相同想法的同村人,一拍即合,他们多次去别村咨询学习,又查找了很多资料,借了点钱。此时的父母看到侃宝如此执着,便给了一些启动资金。2010年5月,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

  自己下地干活,生活成了厂里、地里、家里三点一线,黝黑的皮肤见证他的辛苦和成长

  侃宝果木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吸收了附近5个农户,总共十来亩地,主要有杨梅、桃子、蔬菜、花木等。他自己也承包了山上一块地,培育了100株新品种杨梅。他还安排农户到农科院听专家讲座。收获时,侃宝就向农户们统一收购,再统一销售给市场或单位,让大家都能赚到钱。侃宝也要求合作社成员们按规定使用农药,除了统一采购发放肥料,还要做相关的用肥施肥记录,让合作社的产品有质量保证。

  由于父母不希望侃宝辞职,所以他没有放弃三班倒工作,而是利用业余时间打理合作社,侃宝亲力亲为,卷起裤腿自己下地种植。他的生活成了厂里、地里、家里三点一线。农忙时,他一下早班就直接到田里干活,有的时候5点不到就起来先到田里忙一会儿,时间差不多了再去上班。前两年冬天碰到下雪的时候,他好几次半夜起来到田里给果树和花木掸雪。有一次种新苗,侃宝在田里干了10多个小时后去上晚班,下班后又回田里,两天都没睡觉,走到家门口时差点晕过去。

  “从来没觉得时间不够用,如今一直惦记着地里。”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上哪个时间段的班,侃宝回来后总会先到地里转转看看才安心。很多时候侃宝吃饭在地里,半夜也在地里,他有时想起这些也会觉得苦也想掉泪,也想过就此放弃。但是朋友、家人的支持让他觉得,黑点粗点、苦点累点都无所谓,只要自己的汗水可以换来回报,只要合作社可以越来越好。

  摸索着成长,曾经困难重重,坚持加上运气终有收获

  “我虽然兴趣够大,但毕竟经验不足,很多种植方面的事情根本不懂,心里还是有点慌,一边种一边摸索。”合作社刚成立不久,侃宝的杨梅在区里评奖获得了第一名,他说这个良好的开端也是自己一路走来的信心来源之一。

  不过,毕竟是新手,种地的困难还是有的。2010年下半年遇上三伏天,侃宝新种的杨梅需要保持水分,可是山上坡度大取水难,他只好和工人们一担一担将水挑上去浇杨梅。去年又种了600株杨梅小苗,被偷走了100多株。“那些苗都是我自己淋着雨一株一株种的,我朋友打电话来说被偷了,我那时正在吃饭,立马放下碗去了杨梅山。”上个月侃宝新种了些苗木,太阳大,很多都晒死了,“经验不足,花了这么多心血,想想真的挺伤心。”

  在侃宝和农户们的努力下,合作社办得越来越红火。以前农户势单力薄,技术不够,销售困难,在参加合作社之后,每户每年都能增加收入3万多元。侃宝种下的杨梅已经有原来的三倍,一到收获季节总是供不应求,很多人想订都订不到。他总是赚一点再投入一点,如今,合作社的成员已经发展到12户,种植面积已有100多亩,还搞起了好几个大棚种草莓。他说:“我投了三十多万,现在算起来还是亏的呢,但是重要的是地扩大了,大棚也越来越多。”如今,“侃宝”也渐渐有了知名度,树立起了质量优、味道好的品牌,如今订单根本不用愁。

  村里人对这个曾经不大爱读书、挺爱玩的侃宝也刮目相看,都说“现在的小年轻能安安分分种地,确实不容易。”目前,侃宝正在准备注册自己的品牌商标,之后打算往生态有机、无公害方向发展。他说:“等合作社上规模了,我就辞职专心做这个。我想以后还是会碰到很多新问题,但是我相信所有的困难总有办法排除、解决的,只要坚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经济
   第03版:社会/资讯
   第04版:专版
   第06版:资讯
   第07版:公告
   第08版:社会/资讯
贝发:向“微笑曲线”两端攀高
休渔已开始,近几天活鲜水产品仍较多
喜欢种地的 24岁“上班族”
大碶:村集体商业店铺顺利完成首次竞拍
应急灯原是“组装货”
小港一公司五年被多收近15万元电费
转让或合作启事
宾馆转让
北仑新区时刊经济02喜欢种地的 24岁“上班族” 2012-06-05 2 2012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