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定荣
今年是堂兄弟陈逸飞(1946-2005)逝世20周年,也是他八十岁的纪念年。
我与逸飞虽然是北仑中巉大陈家同门同龄的堂兄弟。说来遗憾,我们一生也只见过一次面,而且很短暂。
因为逸飞从小随父母去了上海,他喜欢造型艺术,很早进入艺术院校。那时他已被分配到了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工作。当时他与业余画家徐纯中合作,创作了一幅震动过青春岁月的水粉画《金训华之歌》。金训华是一位去江西插队的上海知青,因在洪水中抢捞电线杆而溺亡,被上海市革委树为知青模范。
当时,我在华东师大历史系读书。一次,我们系师生到上海嘉定的马陆公社参加支农劳动。我在一户农家的墙面上,初次见到《金训华之歌》这张宣传画。因为我也喜欢绘画,在领略这张宣传画的主题后,觉得画上的人物处理得很突出,笔法老到,心中很佩服。
接下来是上海市各大专院校开始建造毛主席的立体雕塑像。华师大的毛主席雕像也算是在上海出类拔萃的。主雕老师是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的王大进先生。学校开始雕塑主席塑像时,组织了一个雕像学习小组,我也是参与者。一次,我去长乐路上海油雕室联系王老师。
不期然地,在油雕室楼上的过道里,与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油画家邂逅。见他提着画笔在画架前勾勒人物,他以潇洒的笔触,没用几笔就画出了人物的五官走向,我即驻足观察起来。出于礼貌地“您好”了一句,便想询问王大进老师的办公室。正好王老师走了过来,我们就交谈上了。我向老师打听其是谁?老师告诉我说是画过《金训华之歌》的陈逸飞,心里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羡慕与佩服。但是,那时候并不知道我们都是北仑陈氏一家人。
不想这竟是我们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艺术活动的邂逅。更没有想到,他竟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级的视觉艺术家。
2004年清明,陈逸飞回到故乡新碶头,探视了自己出生的中巉大陈家老宅,与族亲共商续修宗谱事。他参观了北仑港、洋沙山,认定故乡是一处山水明秀、人文渊薮的美丽海乡,是具有优良发展潜力的新型港城。
他想报效家乡,提出北仑城市的规划和快速发展的长远考虑。他思考如何将国际通行的艺术理念,结合到北仑港的改革发展中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好礼物。隔年,他带着上海世博会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的首席建筑师、西班牙的马西亚·柯迪纳克斯,以及美国、加拿大从事建筑设计的专家与发展商,到春晓洋沙山进行实地考察,筹划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积劳成疾的逸飞,于2005年4月10日病逝。逸飞带着许多没能实现的艺术作品的构思,带着还没有实现为家乡改革设计的项目,没能将《理发师》拍摄完成的遗憾,以及许多未竟的理想而英年早逝,成为了世界艺坛的巨憾。逸飞走得太仓促,我与他的接触太短暂。我佩服他非凡的艺术才华,痛惜陈氏家门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名画家!中国画坛残缺了一支光色璀璨的画笔!
关于陈逸飞的籍贯,新碶《陈氏慎德堂宗谱》(现入存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上记载得清清楚楚。
陈逸飞是新碶慎德堂陈氏信房第十世。据清代乾隆年间四明陈氏“文、行、忠、信”四房之“信房”派下,“陈祥荣(嘉玕公之子,字赓来,号赓赉)”的次子“陈逸飞”条:“朝华,字逸飞,生于民国三十五年二月初十日(1946.3.13)辰时”。“朝华”为逸飞的辈分排行名,以字行世。逸飞的爷爷陈嘉玕在新碶老街主管过百年老店“启裕”南货店。
明、清、民国以来,宁波一带的年轻人有出门做生意的习惯。逸飞父亲祥荣伯,早年毕业于宁波工业学校,后出上海,曾在杨树浦从事过商业。抗战期间日寇侵入上海,市面混乱。祥荣伯一度返回新碶老家,在新碶慎德堂小学(陈家祠堂内)出任教导主任,后担任过校长。于1946年春天在中巉大陈家的西轩子屋里生下了逸飞。
在逸飞出生的新碶星阳村,生活着他的祖辈族人,凝聚着他家的生活、生产资料。这一系列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因素,对逸飞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从传统概念上说,陈逸飞是北仑人。如今,虽然陈逸飞的故居处在星阳拆迁村中,但是这座四百多年的老宅至今保留着,就是因为艺术家陈逸飞出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