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涵真 通讯员 汪梓雯
以诚养信、有信生财,良好的信用对人们来说就像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以往的信用行为记录会体现在个人信用报告里,这些信用行为又将影响个人未来的经济活动,因此,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的最终结果,也被形象地称为“经济身份证”。
良好信用记录是“财富”
只要市民去银行办理过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业务,本人的信息就会通过银行自动报送给个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从而形成个人信用记录。
“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为其积累‘信誉财富’。”人民银行北仑支行相关负责人说。
市民柴先生最近就收到了信用记录兑换来的“红包”。柴先生和他人共同经营着一家模具企业,公司正处于上升期,十分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公司于今年8月在区内一家商业银行开展授信业务,授信额度为700万元。合作初期,该公司在银行的授信业务贸易背景真实、发票资料齐全、操作规范、遵循诚实守信原则,无不良记录。银行方面经企业征信系统查询,发现该公司在另一家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中同样保持着良好的信用记录,而且柴先生本人的个人征信记录良好,能准时归还信用卡欠款。
因此,该商业银行于今年11月为柴先生的公司增加授信额度至960万元,同时新增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等授信品种,并对该公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予以优惠。
家人信用记录同样重要
目前,区内多家商业银行都推出了纯信用贷款业务,在这背后,个人信用记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市民无法提供物质抵押品,信用记录就会成为贷款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
今年9月,市民李先生(化名)一家急需一笔住房按揭贷款。北仑农信联社工作人员审核了他所提交的资料,了解到他的工作单位、收入水平等各方面的资质都不错。但是,在审核其配偶信用记录时,发现她的信用卡曾逾期过13次,属于关注类客户。工作人员与李先生夫妻俩沟通后,了解到是因其配偶平时不注意还款日期,非恶意透支。综合考虑后,农信联社仍为李先生发放了贷款,但首付比例由正常首付25%,上调至首付30%,利率由正常可享受基准利率8.5折优惠调整为不享受优惠。“都怪自己平时不注重信用记录,增加了信贷成本。”李先生后悔地说。
“该处房产是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因此银行需要综合考虑两人的信用记录,在某种程度上说,家人的信用记录同样很重要。”上述负责人说。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可被记录、使用的个人信用信息将越来越多,信用“污点”是怎么造成的呢?上述负责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信用卡逾期还款;按揭贷款没有及时按期还款;贷款利率上调但仍按原金额支付,产生到期无法划账还款;为第三方提供担保,因第三方原因拖累到自己的信用等。
线上线下查询信用报告
提高对个人信用报告的关注度,有助于更好地使用这张“经济身份证”。目前,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页和到人民银行征信柜台查询。通过互联网查询及每年前两次到柜台查询实行免费。值得注意的是,网上查询需要次日才能获取报告。
记者在人民银行北仑支行二楼的自助查询机上进行了操作。按照电子屏提示把二代身份证放在指定感应区,机器自动读取身份证信息并给记者拍照,通过人像识别技术对现场照片和系统内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通过个人身份验证后,输入手机号码,点击查询打印,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比柜台查询快很多。
记者在个人信用报告中看到,里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信用卡明细信息、信用卡最近24个月还款状态记录等。
有市民查询后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我没办信用卡,没有贷款,信用评定反而还是有这些操作的人高?”上述负责人解释说,不从银行借钱不等于信用就好,因为没有历史信用记录,银行就失去了一个判断其信用状况的方法,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在银行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