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态实录

乡村女厨师

  □ 仇赤斌

  凌晨二点二十分,我给女厨师小飞阿姨打了个电话,告知我们已经到了。我抬头望西边的月亮,已是农历十七,但月亮还是很圆很亮。月朗星稀,万籁俱寂,可惜气温不低,感觉此刻就有二十七八度,白天的最高气温应该有三十七八度了,难熬啊。

  这样的天气不要说做菜,就是让别人来吃顿饭,也是需要勇气的。可是为女儿上学举办庆祝宴的日子,是老妈过年后就选好了的,厨师也是那时就预定了的。两年前表弟的儿子上学就是小飞阿姨做厨师,亲戚们都觉得菜做得不错,于是今年选的厨师还是她。

  小飞阿姨从旁边的楼房出来了,短发,有染黄过的痕迹,个儿挺高,一身连衣裙,显得年轻,看不出她已经50多岁了。她脚上穿着胶鞋,因为我们要去宁波路林市场采购,想必菜场地面不会干净,这胶鞋就显出她的职业特点。姐夫借了辆皮卡,负责开车,小飞阿姨负责买菜,我付钱就好。

  据了解,小飞阿姨十八岁出道,做厨师已经三十多年了。最早在镇里的一家饭店里跟师父学做菜,到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小饭店,再后来饭店不开了,专门上门替人操办酒席。她做的菜味道好,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手艺远近闻名,请她要提前好几个月预约。

  小飞阿姨上车后,话不多,似在闭目养神。但到路林市场后,精神就来了,走路大步流星,我在后面紧跟。她手上拿着菜单,先买主菜,对宁波人来说当然是海鲜。宴席上炝蟹是必备的,我看小飞阿姨选炝蟹时,捏捏蟹爪和脐部,很快就从一大堆蟹中挑出了10只。回来后切开全部肉肥膏红,只只都很赞。

  蔬菜的品种虽不算多,但也有近20种,其中一道凉菜要用到本地的“脆瓜”,路林市场还没有,还是回到北仑后才买到的,不贵,两三元一斤,就为了那脆脆的口感。肉类也是在北仑买的,小飞阿姨说天热吃肉的不多,少买点就好。两斤五花肉做鲞烤肉,一斤精肉搅成肉沫做三鲜(肉丸)。三鲜是本地酒席上传统的菜肴,鲞烤肉是寓意“拜相入将”,上学酒的必备。

  小飞阿姨还特意买了猪前蹄,准备做椒盐猪蹄,说这是她的拿手菜,绝对有人吃。但是做法烦琐,洗净后先在大锅里煮,再洗,放点盐再煮,这次煮的时间长了许多。然后沥水,下油锅里煎炸透。等上桌时再炸一遍,撒上椒盐才算是最后完成。食之,酥香软滑,表面干干的,可以用手直接拿。又很有嚼头,是绝妙的味觉享受。大多数人都喜欢,有少量剩下的,打包回家,第二天再蒸一下,椒香依旧,却更加韧滑,实是美味。

  五桌酒席办在村老年协会,大厅有空调,但厨房里没有,闷热难当,加上脱排油烟机坏了,这做菜实在是受罪。除了炝蟹外,中餐和晚餐的热菜和冷盘都不一样,这样其实共做了10桌菜。

  两点多出门买菜,到晚上快八点才收工,历时十七八个小时,小飞阿姨的精神状态却一直很好,带着两个帮工和一个徒弟干得有条不紊,令我佩服不已。

  小飞阿姨用手中的菜刀和炒勺养大了两个女儿,并将她们送进了大学。现两个女儿都已结婚,可惜她们嫌做厨师太辛苦,不想接母亲的班。目前有个年轻小伙跟着小飞阿姨学。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世态实录~~~
世态实录~~~
世态实录~~~
世态实录~~~
世态实录~~~
世态实录~~~
世态实录~~~
世态实录~~~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副刊
父母遭遇的劫难
里岙的路
音乐会
《在水一方》(中国画)
乡村女厨师
无私的母爱
加油,乌龟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