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打折赚人气
目前,商家的促销手段之一是靠打折营造“价格优势”,让市民“满意”。当这种促销活动成为一种比较常态的营销手段时,不少市民便养成了对高价敏感、对低价期待的习惯,等待打折,不打折不会轻易出手。
岁末年初,城区各商家促销活动此起彼伏,打折、特价促销、满就减、特卖、限时抢购等多种形式纷纷登场,热潮一轮接着一轮。商家营销的折扣消费盛宴,要比没有折扣带来数倍的客流量和销售额。这些促销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价值感知,渗透到了日常消费活动中。但也让商家发现,市民看重商品的品牌、价格优势,养成了“无折不买”的习惯。
据调查,只有一成顾客抱着说买就买的购物理念,不会考虑商品是否打折,在商品7折以上的情况下会有两成顾客“帮衬”,只有当折扣低至6折才能让他们掏钱购买。这说明,有时低价也不一定能让消费者接受。家住新碶的张女士就认为商家打折存在水分,她说,“有一次商家搞服装促销活动,购物满300送100,其实把新款都收起来了,卖的都是老款式,等活动搞完,才将新款拿出来。”
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
在北仑,如今商贸零售市场星罗棋布,由单一型的百货商店业态结构逐步发展成了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连锁便利店等并存的多元化结构,同业之间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市民的消费需求也日新月异。追求安全、便利、完善的售后服务,成为市民选择消费的主要目标。作为龙头企业的超市,主要是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必需品需求,辐射范围比较集中,商品供应上具有便利、实惠等导向型特点。
现在,方便已不再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大都看重的是商品质量、档次和购物环境。尤其超市在农产品供应中开始实施“农超对接”,利用自身在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距离进一步缩短,最大限度地保持农产品新鲜度,减少流通中间环节成本,以更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正是迎合了市民购买新鲜安全农产品的心理。
一站式服务吸引顾客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北仑市民逛街已不再是为单一的购物而去,吃饭、家庭休闲娱乐等,都成了逛街的组成内容。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多项消费于一体,往往是市民回头去消费的前提。仅有华丽的形象、舒适的环境、便利的交通还远远不够,最终要回归到提供商品和服务质量本身。有消费者说,城区几家购物超市商品是越来越“同质化”了。
物价部门在走访商贸零售企业了解到,各家管理者在“做好、做大、做强”企业上压力陡增,纷纷在探索和尝试一些新的举措,期望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一站式”购物需求,已渐成一种共识。如加贝在加紧酝酿研究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模式,大润发尝试由生产厂家定期让利回报销售,家乐福北仑店采取基地直供模式等。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市民在北仑同样可以实现休闲购物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