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幸充分肯定了2006年新农村建设成绩,他说,全区围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传统农民向专业农民和现代市民转变,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通过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等途径,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共建、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去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110元,同比增长13.9%;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1.77亿元,同比增长13%。农村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新社区建设加速推进,农村民主和谐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发展活力日益焕发,全社会合力共建新农村的氛围逐渐浓厚。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城乡之间差距依旧明显,农村发展的要素制约还较为突出,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改变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农村文明风尚的真正形成任重道远。
陈利幸指出,今年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民,切实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走在省市前列。围绕这一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水平有新的增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快柴桥万亩花卉高效示范基地、梅山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和小港万亩蔬果基地核心区以及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今年要新开发2个以上“农家乐”休闲旅游村。要继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要加快建设农业高科技研发中心,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争取今年我区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二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村新社区建设有新的进展。今年要完成21个项目18公里的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加快东部地区的自来水联网工程。要加快农村数字化电视的整体推进步伐,加快白峰、春晓污水处理厂和农村污水管网联网工程建设。加快区级新农村示范村小门村的建设步伐;2007年新建设乡镇(街道)级新农村示范村6个,合格村35个;创建4个省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和36个市级环境整治村。健全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深入实施三年一轮的农民免费体检。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医疗合作保险的受益水平,使门诊有效费用报销率提高到20%,住院有效费用报销率提高到40%;努力实现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全覆盖。要全面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专职化制度,积极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今年计划招收50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农村社区。(下转第二版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