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晓军
2023年3月27日,是中国港口博物馆举办第一个港口生活节开幕式的日子。在仪式举办前十分钟,邵建阳老师的身影出现在主席台侧边,我不假思索地迅速冲到他面前,大大地拥抱了老先生一下。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个拥抱后,竟是我们的天人永隔。从此我再也见不到那个生气勃勃的邵老师了。
2024年8月1日中午,中国港口博物馆冯馆长给我发来消息说:邵建阳老师今天凌晨辞世。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眼泪瞬间流了出来。
紧接着港口博物馆为邵老师发了讣告。看着讣告,我心潮翻滚,思绪连绵,热泪长流。
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而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我相信,才华横溢的邵老师真的是去了另一个世界。我只能说,邵老师您的心有点狠,您说过要来您的老家——北仑看我的呀,为什么这次说话不算话了呢!
我和邵建阳先生交往已有15年了,2009年我在北仑文体局任副局长,分管文化工作。2010年因为要在北仑筹建邵克萍家族陈列馆,经常会和邵克萍老先生的次子邵建阳老师打照面,他见到我总是亲切地喊我“晓军”。在邵老师的积极倡议和多方奔走下,2010年9月29日邵克萍家族艺术陈列馆得以在北仑区九嘉巷的一个闹中取静的独具特色的小楼里建成开馆。这期间倾注了他很多心血,从作品的捐赠到艺术馆的名称,再到展馆的布局,他都一一把关,并把自己高品质的设计理念带入其中。当那个大气雅致的展馆推到观众面前时,大家都眼前一亮。后来许多美术界的人士如贺友直先生等都来参观过这个小巧而精致的展馆,直夸建得好。邵克萍家族艺术陈列馆的建立对于北仑来说十分有意义,它是游子爱乡的一个明证。
在这里一定得提到我国版画界的泰斗邵克萍老先生。邵老先生1916年5月出生于戚家山街道半路洋邵家,是中国新兴版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940年,他以木刻创作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又把这种灵感转化为画面,表达对祖国与人民的挚爱。他的代表作有《百万雄师过大江》《侵略的罪证》《捡到五分钱》《鲁迅画像》等。早在北仑港开发建设之初,他就来到建设工地写生,并创作了《东海之滨》《海阔水深北仑情》等重要作品。邵克萍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版画家之一,他的长子邵黎阳是我国著名版画家,次子邵建阳是我国著名平面设计师,而且邵氏的第三代中也出了很多在美术方面很有造诣的艺术家,邵克萍家族的艺术家们是我们北仑的骄傲!
邵克萍先生暮年不忘家乡,2008年将历年来创作的200余件版画作品、部分原版以及手稿资料捐赠给宁波博物馆收藏;之后,他一直希望能为北仑文化事业做点事情,并与北仑博物馆达成了设立陈列馆的共识。2009年,邵克萍先生将一大批版画及中国画原作和部分木刻原版、图书、资料慷慨无偿赠予北仑博物馆。2010年初,邵克萍先生辞世,邵建阳、邵黎阳老师及其家属遵从老先生的遗愿,分四次将近百幅艺术作品,近百份原版、手稿、书籍等相关资料捐赠给家乡的博物馆。充分表达了邵氏家族报效桑梓的拳拳之心和厚德善举的高尚风范。
当时囿于展厅局限,陈列馆内只展出46幅版画作品和46幅国画作品,其中有6副原版,特别是有一幅克萍老先生1980年以后创作的国画作品,从未对外展出过,十分珍贵。
第二次邵氏家族的大规模隆重捐赠是在2016年12月9日,中国港口博物馆刚刚建成开馆两年。此时我已经不再分管博物馆工作,但仍然在北仑文体局,依然关心北仑的文物事业发展。我也是捐赠现场的亲历者之一,亲眼目睹了那个十分感人的场面。邵建阳代表邵克萍家属将700余件邵克萍的版画原作、原版、手稿、创作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与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捐赠给中国港口博物馆收藏。这也是邵老此生规模最大的一次捐赠。
当时邵建阳老师在捐赠仪式上感人肺腑的讲话现在仍在我耳边回响:“我跟兄弟姐妹们商量过,这些作品拿到国外去也可以变成真金白银,但真金白银也不过就是真金白银——如果一代代传下去,不知道这些作品会流落到哪里,还是交给国家、交给北仑家乡最放心,也是合情合理、有情有义的做法。”从中可见邵氏家族有着怎样的大境界和大情怀,他们是爱国爱乡的典范。我们为有如此的北仑老乡感到无比自豪和深深感动。
捐赠仪式之后,港博为邵克萍先生举行了大型展览:“坚定的木刻战士——版画家邵克萍诞生100周年纪念展”,很多版画界著名艺术家,如俞启慧先生等出席了纪念展。
时间飞逝,一转眼就到了2019年。北仑区人民政府决定要在北仑建造邵克萍艺术馆,首先是设计工作,要以“传统创新、现代经典与当代视觉”为学术定位,以“传承历史文脉,创新现代经典,培养艺术新锐”为办馆理念,艺术馆建成后,要给社会各界搭建一个版画文化交流场所,吸引国内外较高层次的艺术巡展。接此设计任务后,邵建阳先生一直为艺术馆设计呕心沥血,不停奔波劳碌。他参与设计的邵克萍艺术馆设计方案于2019年5月24日至6月2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春晓路109号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1号楼展出,观者如云。
我曾亲眼目睹设计效果图,设计理念时尚而超前,功能全面,非常精美。中国美院的许多师生也为此付出了创意和辛劳。
邵建阳先生本人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天赋,他的作品有浙江卫视台标、普陀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西湖国际美术节、灵隐寺、中国港口博物馆标识等一百余项,三十余次获全国视觉设计大奖。曾任中国装潢设计大展评审委员、浙江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CI研究所所长。
邵老师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他博学多才,热情爽朗,于谈笑风生间便感染了无数的人。凡和他交往过的人,很少有不喜欢他的。
他文笔优美,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我读过他幽默风趣的美文《一块红烧肉的五种吃法》;也读过他惟妙惟肖地描绘潘天寿老院长的《听报告》的情景,还有邀请老同学聚会的《召唤书》,无不随手拈来,热情奔放。他虽然不再年轻,可是心态只有十八岁,他这一生影响了很多人,也改变了很多人。他在我心里总是热气腾腾充满活力的样子。
虽然从来没有听他抱怨过只言片语,但我知道邵建阳老师的心里始终有一件事情没有放下,那就是邵克萍艺术馆的建设。衷心希望在北仑的土地上能早日实现他最后一个愿望——建好邵克萍艺术馆。那时我一定要去邵克萍艺术馆当个文化志愿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