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日起,《宁波市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实施。记者看到,《细则》中最明显的变化是,网约车车龄从不超过4年调整至不超过2年,市民称其为浙江省最严标准。目前离新政颁布已过去1个多月,北仑的司机和乘客态度如何呢?近日,记者一探究竟。
网约车主愁“被清退”
记者了解到,新政出台后,不少网约车司机明确表示,肯定要退出网约车市场。“新政好比一道紧箍咒,往后日子会不好过。”网约车驾驶员汪旭峰是北仑本地人,驾驶的是一辆日产尼桑轿车。今年8月,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注册跑起了滴滴,进入网约车市场。
“现在车价8万元都进不了网约车市场。而12万元以上的车辆,在新政过渡期后,保险价格要增加一倍,这样算下去,可能每个月还要倒贴钱。”汪旭峰告诉记者,流水350元以上,奖励才50元,但为了这350元,必须每天工作10个小时。除去油钱和车损费等等,每天到手的只有170元。此外,为了多赚一些钱,每天还要起早晚归。“过渡期先干着吧,因为我的车不符合新政规定,所以做好了被市场清退的准备。”
出租车主重拾信心
相比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就春风得意许多。在北仑开出租车有10年的傅师傅告诉记者,网约车一度让出租车失去市场竞争力,如今新政出台,对传统出租车是一种机遇。“虽然之前有段时间特别难熬,但也总算是挺过来了,网约车那么多的条件限制,肯定有不少驾驶员会选择退出,到时候我们的生意又会好起来。”傅师傅说,他相信日后传统出租车也会加强行业自律,做到规范化运作,重新赢得市场。
乘客盼快捷方便
家住大碶街道高田王社区的王小姐是个不折不扣的“打车族”。对于网约车新政的趋严,她表示这是对网约车杂乱现象的一种监管,“设定的门槛越高,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也会更加严格,我们乘客会更加舒适便捷。”不过,她也担心,新政规定太严,网约车会越来越少,到时打车难、打车贵的现象再次出现。“上次我在宁波打车也是等了蛮久才有人来接,跟网约车刚兴起时秒接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了。”
在企业上班的王先生近日向记者表示,他担心各大网约车平台为了留住自己的司机会偷偷“放水”。“在跑的每辆车、每个驾驶员是否都符合新规,是否能被政府行业部门监管到,这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王先生说,他希望日后各大平台能够通过加大优惠力度,吸引乘客和司机,让市民打车能更加舒心便捷。
未来将迎新一轮竞争
今年11月,吉利集团旗下网约车品牌曹操专车宣布首次在宁波上线近300台纯电动帝豪EV轿车。据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款帝豪EV纯电动车,轴距、综合续航里程及车价均符合网约车新政要求,“对于未来,面对网约车市场的新一轮竞争,曹操专车信心满满。”
区运管所公交科科长陈海腾介绍,新政实施之日起至2月28日为网约车过渡期。在4个月的过渡期里,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将与网约车平台密切沟通,督促平台逐步清退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和人员,不符合网约车车辆技术标准要求的,将不能获得车辆营运资质。“这或许给了像曹操、神州这样的重资产平台更多机会。而企业化经营、差异化车型、数量规模相对较小,似乎更加符合新政意图,市场或将再次洗牌。”陈海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