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社会和谐基石

——北仑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社会建设综述
  本刊记者 余姣姣 通讯员 贺虹艳 邵远平

  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我区医疗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平安建设纵深挺进,北仑社会建设正朝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所就”的目标大步迈进。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五年来,我区不断深化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建立“全域网格化、治理协同化、决策数据化”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体系,实现地域全覆盖、全区无缝隙。

  我区还不断完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建立村级重大事项“一事一议一签一公开”制度,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健全社区成员(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民主议事协商制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如今,我区城乡自治组织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成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将部分事宜交由群众信得过、知根底,且独立于任何行政单位的社会组织管理,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区社会组织登记有421家,社会组织备案有2000余家。记者了解到,我区还设立了常数为400万元的社会组织发展资金,并建立了政府资助社会组织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了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街道社会组织服务站、社区社会组织工作室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区社会组织在促进社区减负、提升拆迁安置农民素质、促进新老北仑人和睦相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效率。

  完善社会服务功能

  社会要和谐发展,政府服务必须到位。为共享发展成果,我区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和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困难、弱势群体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区共建有养老机构20家,总床位3461张;建起了59家爱心食堂,解决了1400多名老人的就餐问题。并建立了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性保险制度,降低养老服务机构运营风险,老年人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此外,我区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普遍建立了50平方米以上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过去五年,新增社区居委会11个,全区社区居委会已达5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达到99个,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目前,440名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中,有247人考取了社会工作师或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证书,持证率为56%,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深化平安北仑建设

  平安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把“平安北仑”建设纳入全区重点任务之一,不断强化平安创建基层基础,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整体工作稳步提升。

  群众安全感,是社会治安的“温度计”。五年来,我区每年都根据群众反映的影响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行动,让群众对平安建设有更多的获得感。2014年,我区组织开展了夏秋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和黄赌毒、涉众型经济犯罪;去年,部署开展了春夏攻势专项打击整治行动,重点打击盗扒骗,整治枪爆危、出租屋、治安乱点等。

  五年来,我区努力推动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创新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完成“一打三整治工作”,刑事案件发案率50%,社会秩序日益安全稳定,并荣获平安银鼎,实现省平安区创建十连冠。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 ——北仑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社会建设综述
~~~ ——北仑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社会建设综述
~~~ ——北仑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社会建设综述
~~~ ——北仑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社会建设综述
~~~ ——北仑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社会建设综述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观察
   第06版:国防
   第07版:小记者
   第08版:笔会
筑牢社会和谐基石
贸易改革红利尽显
首批迎来50辆宝马
北仑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