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北仑开建第一批公共自行车;2015年5月,北仑公共自行车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今年3月,公共自行车三期工程建成投用……三年多来,全区已投放公共自行车4843辆,日均租车量1.17万辆,163个公共自行车营运网点分布在小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处,以公共自行车为代表的港城慢行交通网络日渐成熟。
渐成市民外出首选
“我区自2013年投放第一批公共自行车后,日租车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公共自行车作为衔接交通的最后一公里,作用明显。”区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说,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如今公共自行车已成为低碳环保、休闲时尚、运动健身的代名词,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也解决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只要不下雨,市民小陈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小陈告诉记者,从家到单位,骑车比开车还省时间,“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节省油钱。而且边骑车边欣赏沿途的风景,连心情也变得美美的。只要路不远,骑自行车都是我出行的首选。”
跟小陈一样,家住大碶的王阿姨每天都会起个大早,然后骑上公共自行车去菜场买菜。她说,从家到菜场,走路还是有点远,但骑车10分钟就到了,很方便。现在,家里人都像她一样,出门办事都会带上公交租赁卡。
日均租车量1.17万辆
公共自行车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成为市民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区月租车量共计392.03万辆次(保税区20.25万次),日均租车量1.17万辆。其中,七八月份达到峰值,分别为424414辆、425605辆。从数据来看,早上7点到8点的租车量最高,占全天租车总量的12.34%;晚上12点到凌晨1点的租车量最低,占全天租车总量的0.24%。
据统计,今年4—11月,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公共自行车接驳点共计租车26.36万次,日均租车量合计1080次。其中,租车量最大的网点是中河路站南2,日均租车量为227次。所有轨道交通接驳网点除了中河路站北2外,均呈车辆净流出趋势,日均流出量合计174辆次。
“骑公共自行车能够减少碳排放量,更加绿色环保。”上述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公共自行车大大缓解了城区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今年9月,宁波在全国创新推出“手机APP+验证码”模式。我区紧跟宁波中心城区步伐,自今年10月起全面推行公共自行车手机租还APP,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轻松实现租还车。
便捷背后离不开管理
公共自行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捷,这背后离不开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维护和安全保障。车闸灵不灵、龙头歪没歪、车胎坏没坏……这些车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管理员每天都要检查一遍。据公共自行车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北仑区域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仑共有30名公共自行车管理员,实行流动管理,每位管理员一天需要负责15—16个网点,有时还来不及。“为了确保市民安全上路,我们再辛苦点也不要紧。”负责行政中心网点的修理工老胡说。
此外,该公司还有一个调运班组,他们通过实时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措施,提前预判网点自行车数量,由调度员下达指令、调运员执行指令,对自行车数量欠缺网点及时补充,切实保障市民用车需求。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公共自行车网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日租用量还将明显上升。‘公交+自行车’、‘轨道+自行车’等新型出行方式,将更加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喜爱。”上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