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是美丽的,是幽静的,也是快乐的。在那里走走,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清晨,太阳公公从山坡上露出一角,那一抹红色好像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山坡,照亮了乡下的一切。在辽阔无垠的田野上,庄稼们刚刚醒来,揉揉惺忪的眼睛,挺直了腰板。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渐渐成长。到了秋天,麦子从小苗变成了麦穗,穿上了金黄的大衣。一阵微风吹来,它们便随风起舞,像金色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很是壮观。高粱也不例外,它们红彤彤的,一株比一株有精神,好似一群快乐的孩子正在认真地听大地妈妈讲故事。还有萝卜、白菜、土豆……这些蔬菜在早晨雨露姐姐的精心呵护下,味道变得十分可口,甜甜的、香香的。农民伯伯也早早地起床了,他们个个扛着锄头,开着收割机,一路哼着山歌收庄稼。“嗨哟嗨哟”的叫喊声,“轰、轰、轰”的发动机声,“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奏成了一曲欢快明朗的交响曲,给原本生机勃勃的田野又增添了一抹色彩。
到了中午,满载而归的农民挂着喜悦的笑容回到了农家小院。他们与邻居一起,把麦子的外壳去除。不过一会儿,一大筐又白又饱满的米粒便映入眼帘,远远望去,米粒犹如朵朵雪花,十分洁白。只要捧起粒粒大米,凑近闻闻,那一股股稻香扑鼻而来。家中的女人们用大米烧饭,又用食材煮菜,与家人吃上一顿美味的中餐。下午,农民一家来到了养牲畜的农场,这里有哞哞直叫的奶牛,还有懒洋洋的肥猪……妇女们坐在小椅子上为奶牛挤奶或是给动物喂食。小孩子们则为猪儿洗澡,把猪儿洗得干干净净。最后,农民便把它们赶到柔软的草地上,牲畜们立刻活泼了起来:猪不顾优雅地在泥地里打滚儿;原来严肃庄重的看家狗,撒起了欢,还不时挑逗一下周围的绵羊;可是老牛还是那么老实,一动不动,安静地吃草;鸡、鸭、鹅也带着刚刚出生的孩子们在田野中觅食。
傍晚,天边的晚霞红如火、粉如花、白如玉,它们绚丽多彩,照亮了大地,乡下人家把桌椅饭菜搬到阴凉的瓜棚下,热热闹闹地吃起来。他们一边听着纺织娘“织、织、织、织呀”的美妙歌声,一边用乡下口音大声谈笑着,与归巢的鸟儿,与向晚的微风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到了晚上,天空便成了星星与月亮的乐园,它们发出柔和的光,仿佛为沉睡的人们点起一盏温馨的灯。房前艳丽的大丽菊,朴素的凤仙花都悄悄地闭拢了花瓣,竹子也睡了,屋后的河流不再唱歌,鸡和鸭把孩子藏在翅膀下沉沉地睡了……一切都安静了,所有事物都迎接着美好的明天。
乡下真好,风景如诗如画;乡下真好,那里的人们是那样勤劳,真无愧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指导老师:丁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