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典雅的老屋,曲径通幽的小巷,蜿蜒曲折的河流……这便是我的家乡——霞浦亚南村。
村里的老屋,白墙,黑瓦,木门。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小巷的两边,朴素而又内敛。木制的龙头拱式房檐,偶尔有几只嬉戏累了的鸟儿驻足停歇,少顷又扑腾着翅膀,穿行于房顶和屋檐之间。瓦上的青苔显示着岁月的沧桑,在阳光和晨露中透出一丝春的暖绿。斑驳的墙面素雅且清幽,灰黑色的青砖蕴藏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门和窗是木制的,灰褐且陈旧,灰尘和蛛丝落在上面,掩不住其原来的精巧雕工。老屋的前面有个庭院,孩子们尤其喜欢在其间玩耍。在屋角的房檐下大都放着一口大缸,半铺着一块盖板,水是青绿色的。墙角的丝瓜藤触须卷曲向上,努力地向上攀爬着。
老屋的外面,是一条条石板铺成的小巷。石板锗红和清白相见,巷子或宽或窄弯来折去,消失在墙的转角之间。儿时的我喜欢在其间探寻,走着走着就进入了另一处庭院,那又是一片崭新的天地。雨天的时候出不了门,就静静地坐在窗前,看雨从天上飘下,落在对面房子屋顶,顺着瓦片的走向汇集,从屋檐珍珠般错落地掉在巷子的石板上,发出哒哒的滴水声,那仿佛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了。
沿着最宽的巷子走去,一个小拐眼前就出现一条宽宽的河,在河的上面架着石桥。夏天的晚上那是村民纳凉的好去处。河岸边有用青石板搭着的一些台阶叫做埠头,那是村里妇女洗涮的地方。小时候,我就常常跟着奶奶到那里,稚嫩的小手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块小手绢使劲地洗呀洗,洗累了便站起来,看看远处的景色,对面小径农作回来扛着锄头、挑着箩担的大人们,经过埠头不时地和熟人打着招呼,又急急地往家赶。回身一看各家已是炊烟袅袅,饥肠辘辘的我于是不停地催促奶奶快点回家。
宁静的老屋,曲折的小巷,蜿蜒的小河……我永远不变的家乡的记忆。
指导老师:张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