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身体允许,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图为徐锦义在西河塘路疏导交通 (记者 陈张坤 摄)
  □本刊记者 陈张坤 通讯员 陈 红

  又是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下午3点多,73岁的徐锦义老人穿上绿色马甲、戴上白手套,来到新碶街道西河塘路。这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陆续放学,家长们开车的、骑车的都有,本就狭窄的西河塘路顿时变得拥挤起来。徐锦义站在路边,开始指挥起来,使过往车辆有序通行。

  徐锦义早年在杭州当兵,退休前是一家摩托车配件厂的厂长。2008年10月,紫荆社区成立城管义工联络站,他成了社区的首位城管义工,并担任联络站的站长。

  “在这里疏导交通是从2011年5月开始的,到现在已经快5年了。”完成护苗“执勤任务”后的徐锦义边走边向记者介绍道,好在现在是一群人在参与这件事,不过他每逢下雨还是要过来的。

  西河塘路上有两所幼儿园,相隔仅几十米远,有数百名孩子上学。每次放学期,混乱的车流让家长们看着都心慌。住在附近的徐锦义看到这一情况后,便想着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

  “我一个人肯定做不了,于是我到现场来,用摄像机拍了录像回去,给城管义工的同志们看。”徐锦义说,于是,在社区的牵头下,由十几位退休老人组成的城管义工护苗队成立了,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的3点30分左右,他们便会准时出现在这里,五年坚持,风雨无阻。

  令人欣喜的是,护苗队在不断壮大,人员已经发展到110人。他们协助疏导的行动也从让人不理解、不服从到为他们“点赞”。他们的出现,让马路拥堵现象大为改观。

  “刚开始,我们在引导车子的时候,个别家长说我们做秀,对我们的引导置若罔闻,甚至恶语相向。”徐锦义说,现在家长们会主动配合,还经常和他们打招呼。说起这些,徐锦义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其实,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眼里,他俨然是一个“编外社工”。“社区里的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督查、新碶小学晚间体育活动管理……处处都能看到徐师傅的身影。”社区工作人员说,只要社区工作有什么困难,徐师傅总是主动“请缨”,做得比谁都认真。因此,他也登上了北仑区2012年第一季度的“北仑好人榜”。

  紫荆社区有一支“身后关爱”服务队,徐锦义也是其中的一员。“现在老人们过世时,小辈们对如何办理丧葬的事情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办,我们就帮助做些事情。”徐锦义说。

  去年,社区一位孤寡老人晚上10点钟在敬老院去世,她的亲戚将电话打给了徐锦义。“我们马上就骑着电瓶车赶了过去,联系好灵车、设置好灵堂,整整三天,直到把老人送上山。”徐锦义说。

  虽然徐锦义走起路、办起事来风风火火,但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心脏需要依靠起搏器上“发条”。“61岁的时候,心脏有了毛病装了一个起搏器。”徐锦义说,前两年,他又换了一个,现在“工作正常”。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一定会坚持下去。”采访快结束时,徐锦义说,退休后能做点好事,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悦读
团购买房 圆安家梦
“只要身体允许,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民生在线
“阳光物业”解开百姓心结
全民运动会 人人都很嗨
以服务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征地拆迁办公室通告
傍“迪士尼”商标 一网店被罚5万
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