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乡镇街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07年07月0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哉 !王家麓
□黄梦燕
  乍到柴桥街道王家麓,就像进入水墨画中一样。逶迤起伏的凤山和鹤山是小村的背景,巍峨的福寿山是东南屏障,举目四望,青山环抱,绿树蓊郁。广阔的湖面上荡漾着碧波,鱼儿水中跃,鸟儿低空飞……

  整个村子干净整洁,一切都在宁静和谐之中。在这里吸的是新鲜的空气,喝的是甜甜的山泉,见的是葱绿的树木,听的是鸟和绿叶的呢喃。村党支部书记胡吉良说了句令人寻味的话:“这宁静是从不宁静中得来的。”

  十几年前,这个只有二三百人口的小山村,常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甚至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原因很简单,村里的经济太差了,梯田种粮食,再种些茶叶挣点钱,还有就是上山砍柴,得来的钱买点酱、油、盐、醋,全年收入只有千把元。全村近百户人家,竟有20多个光棍汉。

  在十几个党员中,当时的柴桥镇党委选中了刚入党不久的胡吉良,让他既当支书又当村主任。胡吉良当村支书的1996年,他只种了一亩多地的杜鹃居然卖上了4万元,这相当于一个村民全年收入的十几倍。在一次党员会上,他把自己种杜鹃赚钱的消息公布了,不少村民都跃跃欲试。胡吉良带着党员骨干到外地参观取经,帮村民引进好的品种。他毫无保留地向村民传授花木培育知识和销售信息。村民也把胡吉良当成自己的贴心人和引路人,很快全村成了花木村。

  王家麓地处山麓,又傍水库,气候温和,很适合杜鹃、茶花的种植。不到几年,花木遍地,前来买花的人陆续不断,村民的腰包开始鼓起来。光棍们一个个成了家,山村经常像过年一般热闹,鼓乐齐鸣,爆竹响天,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喝喜酒的村民笑逐颜开地说,胡吉良当书记真应了他的名字,又吉利又美好,让村民们都沾上了光。

  随着花木生产的发展,村民们逐渐富起来了,村里装上了自来水,有了宽阔的水泥路,面貌开始大变样。

  新农村建设加快了王家麓自我改造的步伐。值得大书一笔的是,那里的垃圾搞起了分类处理。全村设了20个红绿垃圾桶,每户也分了2只小塑料桶和尼龙袋,进行分装处理。能发酵的放入红桶,全村收集起来进行高温消毒,在封闭的密洞中变成液体,逐渐渗入花地里,作为肥料让根系吸收;不能发酵的垃圾用尼龙袋包好放进绿桶,由村里负责运往街道环卫站指定处,再集中送到下邵垃圾发电厂焚烧。刚开始,好多村民不习惯,常常不经意放错,村老年协会就组织一批监督员,分批包干进行管理,使村民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王家麓村的村貌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西边的湖岸已用彩砖砌起来,水中造起了曲径、拱桥和亭子,并配上红花绿树的健身场和清洁美观的公用厕所。全村的旧房外墙都用天蓝色的涂料粉刷一新。又化了20多万元资金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安装排污管,污水统一处理。

  作为市文明村和区示范村的王家麓,村民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已占20%,5万元以上的占50%,人均收入已达1.2万元。全村480亩土地全都种上花木外,还在外村租赁了100多亩土地,最大一户王成夫在奉化种了300多亩。有5户农民造起了别墅,4户农民买了轿车。村里的集体经济也由原来的薄弱村变成了年收入13多万元。

  现在王家麓也搞起了农家乐旅游。第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先建起20间休闲房,建造一座游船码头,打算在今年国庆节开放;紧接着的第二期工程将更大,他们要把环湖公路造起来,种上桃李柳杨,配以石椅石凳,让游人观光、休闲、垂钓。同时向山上发展,把自然景观开发出来,届时风光旖旎的王家麓村将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宁静的王家麓村,年轻人外出搞花木销售和工程去了,留下的男人们都在花地上松土、除草和插苗,女人们除了做好家务还一起帮男人们下地干活。他们各司其职、各取所乐。宁静,不正显示着他们勤劳、富有、祥和及安乐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经济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乡镇街道新闻
   第05版:乡镇街道新闻
   第06版:文萃
   第07版:文萃
   第08版:九峰山副刊
芝兰社区:人防宣传就在身边
他对“三农”的感情更深了
美哉 !王家麓
“社区责任医生上门咧!”
玉兰社区:洋居民争当“创卫”志愿者
高塘社区:花甲老人学电脑
蔚斗社区:七一同话“共建”
“现在办事方便多了”
凤凰社区:流动图书馆促进廉政教育
北仑新区时刊乡镇街道新闻05美哉 !王家麓 2007-07-04 2 2007年07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