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续传统手艺 日产1000公斤

寻觅藏在柴桥乡间的早春味道

  本刊讯(记者 余姣姣 通讯员 叶晶晶 林芳洁)看起来黑不溜秋、其貌不扬,但只要轻轻咬上一口,乌饭的香甜之气立刻在唇齿间萦绕、弥漫,细细咀嚼起来,口感细滑且软韧不粘牙,这便是柴桥下龙泉的地道美食——乌饭麻糍。昨日一大早,柴桥街道芦源社区下龙泉社梅金昌师傅的麻糍工坊里,早已炊烟袅袅、热火朝天。

  工坊里,梅师傅熟练地将冒着热气的饭团平铺在洒满松花的案板上,此时饭团的温度还很高,但他直接用双手一点点将饭团推均匀、拍平。“我们这里就他会做,其他人都推得不均匀。”“手艺是他好,我们都认可的。”一旁等候的村民们纷纷说道。

  “等冷了就推不开了,所以再烫也要忍着,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梅师傅边说边做。随后是撒白芝麻的环节,清香的白芝麻配上清甜的乌饭糯米,让人垂涎欲滴。这道工序完成后,再晾上一个小时就能切成块了。

  从采摘乌饭树叶,到加工成型乌饭麻糍,需经过10多道工序。虽已到花甲之年,梅师傅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制作技艺,现在他也把手艺传授给了儿子。

  据悉,从3月中旬开始,麻糍工坊每天都是连轴转,从凌晨3点忙到下午5点,每天要做1500—2000斤麻糍,想要买麻糍都要至少提前1天预定。

  “除了带原料来加工,每天慕名来预定的单子也是一年比一年多,虽然这几天很累,但收入很可观,心里也是蛮开心的。”梅师傅挂满汗水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如今,像这样的“老味道”,早已成为柴桥人最深的乡愁和最爱的乡味,一年又一年,串联起昨天、今天和明天。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瑞岩
首届文旅伴手礼大赛举办
“微网格”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寻觅藏在柴桥乡间的早春味道
为“星星的孩子”点亮天空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的通告
今日天气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