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员精神代代传

  本刊记者 曾子夏 通讯员 张芬娜 王佳妤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面鲜红的党旗悬挂在家中大厅的墙上,两张小木桌拼成的一张“大课桌”旁,围坐着白峰镇上阳村90岁老党员阮世友一家,四代党员胸前别着党徽,齐声诵读《党章》。这是阮家党员开展的一次集体学习活动。

  阮世友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由38人组成,其中阮姓党员就有8人。阮世友老人是家中第一代党员,党龄超过60年。阮家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中都有成员入党。前几天正好是老人90大寿,但他仍和往日一样,坐在书桌前抄写党章,身旁的书架上摆满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书籍。读党报、抄党章、做笔记是老人每天的例行功课。

  阮世友说:“现在全国都在开展‘两学一做’党员学习教育,我身为老党员也不能落后掉链子,要搞好家庭教育,传承发扬优良家风,这是我们老党员的责任。”当天,老人还特地带上党员后辈来到他一手建起的戴家岙革命烈士陵园,在革命先烈的“见证”下,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阮世友家祖上都是农民,解放前,因为家贫,阮世友没读几个月书就辍学了,以种田为生。白峰解放后,在时代的号召下,他参加了革命。1953年,阮世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下阳乡副乡长、乡长,乡党总支书记,峙头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大榭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务。

  “是党给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给我们一家带来了好日子。”阮世友对党的感情很深,儿孙辈和曾孙也都在他的影响下加入了共产党这个大家庭。看到自己的子孙们虽然工作在各行各业,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争先创优,以党员身份为荣,从来不做出格的事,这一点是我最大的安慰。”

  几个月前,阮世友就在白峰镇党委组织的一次党内活动上表露了心声:“搞好家庭党员教育一直是我的心愿。党性是党的生命力,是革命的资本。家里有好几位党员,要通过教育把革命事业的火种传下去,把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

  家庭党员集中学习活动当天,阮世友的孙女和一位曾孙女因为工作原因实在是无法赶回来。“但是她们都提早跟我请过假了。”阮世友说,虽是“家庭学习”,但是规矩还是要守,不能“徇私”。

  阮家的大儿子阮英夫也是位党龄近50年的老党员了,对于父亲的“心愿”,他十分支持。他说:“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变,老一辈的革命传统要代代相传,不能脱节。”

  不仅“老党员”响应,阮家年轻一辈的党员们,同样赞成。孙女阮颖楠和曾孙女阮筱都是90后,爷爷和太爷爷一直是她们心中的“偶像”。她们眼中的阮世友不仅是和蔼可亲的长辈,更是意志坚定的老革命家。阮颖楠告诉记者:“爷爷一直用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我觉得我们要把这个精神带入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当中,以党员的准则为标准,好好地工作、学习。”

  “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是阮世友在自己漫长人生经历中总结出的党员精神,也是他常常告诫后代子孙的家风家训。这已经成了阮家的教育准则,渗透进每位家庭成员的行为处事中。阮世友说:“今后,我们家要继续组织好学习教育,家庭里每位党员都要把执行党章要求当作自己的义务。出门造福社会、回家造福家庭,争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理论
   第07版:人文
   第08版:初航
刘志丹:“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1-5月我区工业增势良好
百日治超护航G20峰会
善于总结经验:撰写《湘东各县工作报告》的潘心源
让浙商来这里投资更安心
保税区卷石影视基地揭牌
党员精神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