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潭水,清又清,冬暖夏凉好惬意。”堰潭,就像一枚绿宝石,镶嵌在春晓镇三山村中。堰潭是三山村穿村小溪坑的重要水源,也是村民们一直珍爱的宝贝。怎么样才能保住这一方碧水呢?“治水治水,截住排污源头是关键,不然再好的水资源,都会被破坏。”三山村党总支书记叶云良如是说。
三山村没有什么污染企业,保留着较好的水生态。村民们家里建有化粪池,化粪池外围土质过滤比较好。对水体的污染,主要还是来自村民厨房、洗刷等生活污水。叶云良介绍说,流经三山村的主要有两条溪坑,一条是村外的大溪坑,沿太河路至春晓公路一侧自北向南流过青龙碶,因为不流经村民居住区,所以污染较少,主要功能还是排涝泄洪;另一条,跟村民们生活关联度比较大,就是穿村而过的堰潭小溪坑,近几年因为生活污水的排放,溪坑水变得有些浑浊,不再像以前那么清澈见底了。
“其实,三山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就包括这条小溪坑整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截污,把村民的生活污水都接入管网。”叶云良说。以往,村民们厨房洗菜刷碗的水、洗衣服的水等生活污水,全都是直接排入溪坑的。有的村民直接把污水往路边沟渠一倒,一下雨,全部冲进溪坑。去年,三山村合宅社500多户人家率先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进入管网。“一开始,有的村民还不理解,政府出这么大手笔做这些个管道,到底划不划算。但之后看到溪坑水确实在变清,村民们都理解了这工程的意义,支持污水管网改造了。”据介绍,双狮、球山两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也即将启动。剩下的凤山、堰潭两个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也排入了下半年计划。“污水改造工程需要较大的投入,资金压力其实挺大的,没法一下子全都铺开,只能按计划逐步实施。”叶云良说。因为三山村和咸昶村是相邻两村,三山村又位于咸昶村的上游,所以整治好溪坑,对两个村的水环境都有好处。
遇上晴好天气,村民们都喜欢到堰潭或者小溪坑里洗洗刷刷。“这是长期以来的习惯,我们不能因为治水,强制村民们不能到溪坑里洗东西,但是要引导大家不要往溪坑里乱丢垃圾杂物。”叶云良说,这条小溪坑要打造成村里的一条景观带。所以下步,在实施污水治理工程的基础上,村里还将加强对溪坑两侧乱堆乱放的杂物和垃圾的清理,并补充绿化。“岸边挂点藤蔓,水里蕰草飘飘,清水潺潺,看上去多么清爽舒服。”叶云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