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年交出“硬核”答卷

业界大咖共绘“宁波片区”新蓝图

  本刊讯(记者 张凯凯 严健中 实习生 陈文涛 通讯员 方宇舟)8月29日,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设立5周年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座谈会在甬举行。

  站在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会议系统梳理了宁波片区5年来的创新成果,聚焦片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等主题展开研讨。

  50余位资深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和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宁波片区“下一个五年”建言献策。

  自2020年8月30日浙江自贸试验区获批扩区以来,宁波片区作为浙江三个扩展片区中面积最大、区域最集中、功能最齐全的片区,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累计实施295项制度创新举措,31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国际船舶登记、离岸贸易免征印花税政策等国家级试点相继落地;去年宁波片区以占全省自贸区19.2%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8%的进出口总额、37%的实际利用外资和28%的税收收入……

  现场,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中心副主任范益君发布了《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5周年发展报告》,介绍宁波片区建设5年来取得的十项标志性成果:

  建成全球唯一双“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首创外国籍船舶监管便利创新上升为国际标准、保税LNG加注实现爆发式增长等成果,彰显宁波片区“试验田”的示范价值。

  展望下一个五年,北仑区副区长、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任锦群透露:宁波片区将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建设、新型国际贸易集群发展、国际港航物流枢纽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方向寻找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下转第2版②)

  (上接第1版②)

  “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对宁波片区而言既是机遇挑战,也是战略使命。”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殷志军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宁波片区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物流保障和显著的企业集聚优势,应在储贸加一体化发展、港口枢纽功能强化、制度集成创新等方面突破,推动大项目、大平台、大改革,提升大宗商品的国际话语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车春鹂、宁波财经学院大宗商品研究基地负责人王瑞、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张海波等专家学者,宁波舟山港集团、宁波金控集团、中基集团、力勤资源、金田铜业等本地企业代表,以及宁波片区部分服务单位、市级相关部门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区域协同发展、企业创新实践等议题碰撞思路,为宁波片区发展提供全新“解法”。

  “我们要持续深入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尤其在大宗商品全产业链的开放创新方面实现系统集成,让宁波片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商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励成杰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仑传小记者
   第04版:公益
报头
贝发:从一支笔到“朋友圈”遍全球
市统一战线“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联合创新活动在仑举行
区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开发区管委会第73次主任办公会议召开
业界大咖共绘“宁波片区”新蓝图
全区社会工作半年度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