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一站,传承!

30余名青年非遗体验官梅山学艺
活动现场 通讯员 提供

  本刊讯(通讯员 孙子系)12月17日,由北仑团区委主办,梅山街道团工委、北仑区青年综合服务中心承办的“舞狮献青春 名拳跃活力——港城印记走进梅山非遗”在梅山非遗传承基地举办。来自各行各业的30余名青年纷纷“拜师学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认真学起了梅山舞狮、水浒名拳等传统民艺。

  “梅山岛依山临海,风光旖旎,孕育出了具有浙东海洋文化特质的民间文艺,梅山舞狮、水浒名拳、舞龙、造趺、抬阁、马灯舞等各具特色,梅山街道也在传承过程中逐步以‘非遗’带动区域共富,其中‘狮王’共富工坊获得市级示范型共富工坊的称号。”活动当天,青年体验官们在梅山非遗传承基地认真聆听负责人的讲解。当步入狮文化展厅时,青年们一眼看到位于中心位置的“红毛狮子”,“相传清道光年间,海盗猖獗,青年们习武以制敌,并以模样凶猛的红毛狮子出场为号。在传承过程中,狮子形象逐渐融合南狮特征……”说着,传承人拿起一个憨态可掬的狮头,给在场的青年体验。拉动绳结,狮子的大眼睛就眨一眨,凶猛的狮子顿时增添了一丝憨态。

  展厅后半部分展示着众多特色文创作品,这些都是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甬镇兴”宁波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大赛上学生自主设计的作品,从形象设计到文创延伸,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大家纷纷赞叹。

  在练功房内,梅山舞狮新一代青年传承人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当“狮头”扮演者一跃而起又稳稳落地亮相时,青年体验官们不由得鼓起掌来。“那下面我们来学习‘三拜年’这个动作。”在场的青年两两组合,充当狮头和狮尾,在传承人的带领下学习摇头、摆尾、跳跃、翻滚等动作。

  接下来,水浒名拳第六代传人傅信阳以水浒名拳的兵器介绍入手,向青年们展示了水浒名拳的独特魅力。“它的武术招式、器械道具接地气且实用,很多都来自村民的生产、生活,比如农具、渔具、板凳、雨伞等,拳术套路中蕴涵了丰富的中华文明礼仪。”青年们拿起棍子跟着傅师傅学起招式。

  “有些动作看似基础,想做好却需要十足的功夫,今天学艺后,让我明白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付出十年如一日的苦功、潜功,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年说。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公益
打造具有北仑辨识度的最美精品线
百合社区暖心“茶摊”再出摊
企业家沙龙探讨数字化转型
门把手“戴手套”暖了业主心
这一站,传承!
今日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