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本刊讯(记者 包晔 通讯员 叶晶晶 邬银燕)在柴桥穿山,有一种非遗文化,这就是穿山造趺。5月9日,芦北社区举办“亲子沉浸式非遗体验”国际家庭日主题活动,邀请15组融合性社会组织成员参与。市集现场人头攒动。农民画、穿山造趺、狮象窜非遗展览、非遗少年游亲子体验活动、非遗打卡等特色项目,吸引了众多居民围观、参与。

  “穿山造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始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曾常见于庙会及重大庆祝活动中。由10岁左右儿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站于成人肩上,随锣鼓节奏,摹拟戏剧动作,边舞边唱、念、做、打,上下配合默契,热闹非凡。

  “妈妈,你看这个衣服好漂亮啊。”“爸爸,这个大象的造型和我平时看见的都不一样,这个是做什么用的。”面对从来没有见过的造趺服装和狮象窜道具,小朋友们都很好奇。周翠珠是穿山造趺的第七代传承人,她热情地和小朋友们互动,介绍穿山造趺的由来并邀请他们去实地体验。

  活动现场,老师带领孩子和家长一起绘制脸谱,并详细讲解了脸谱的分类、特点、颜色,以及每种颜色背后所代表的人物独一无二的性格。听完老师的介绍,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纷纷拿起水粉笔,在空白脸谱上勾画线条,均匀涂色,期待能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手绘脸谱。

  随后小朋友与家长合力制作,认真细致地描绘忠义耿直的“红脸”、严肃威武的“黑脸”、奸诈多疑的“白脸”、桀骜刚直的“蓝脸”……一会,一张张生动有趣又色彩缤纷的脸谱呈现在眼前。小朋友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兴高采烈地戴上面具,与爸爸妈妈分享,并摆出不同造型合影留念。

  “了解非遗从娃娃抓起,让非遗‘活’起来,走入更多人的视野,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周翠珠说。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仑新区时刊 版权所有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小记者
   第04版:公益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日活动在仑举办
全区优秀护理工作者受表彰
区中医院公共卫生楼新建工程主体结顶
让外卖小哥成为文明“驶者”
北仑融合性社会组织铺开“e乡人”共富路
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