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周 峰 崔晓琳
7月中旬,浙江大学12名博士生来到北仑实习锻炼。眼下,这些博士生在北仑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即将结束。近日,记者来到宁波贝思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和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对其中两位博士生进行了采访,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印宏同学在贝思中心研究可以影响进食的电子药物
来自湖北的印宏是浙江大学生物医药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专业的博士生,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企业实习。因为专业的原因,他选择了贝思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实习。
这周是他在公司最后的一周,这几天他正在对前段时间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糖尿病和肥胖成为目前社会不容小视的健康问题,公司目前有一个项目就是开发一种可以影响人们的进食的电子药物。”印宏介绍,为了开发这种新型电子药物,他和另一位博士生对16位志愿者进行了试验。“每天的工作就是对2位志愿者的试验,先要监测他们在空腹状态的胃动力信号和心电图。”印宏说,对每位志愿者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60分钟的监测。完成空腹阶段的监测后,在志愿者摄入450大卡左右的食物后,还要继续进行30分钟的监测。
“因为可供试验的床位有限,每天只能完成2位志愿者的试验。在完成一位志愿者的试验后,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将多个数据进行整合对比,就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印宏说,根据目前的试验数据,可以发现人体在摄入热量后,胃动力信号会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升的区间数值,我们还没总结出来。如果可以得出一个易于操作的算法,当电子药物监测合适的信号时,就可以适时发挥作用,起到影响进食的效果。”
谭喆同学在海尔施公司研究冻干技术
来自四川的谭喆是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的博士生,专业是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谭喆说,他学的专业与生活很多方面都有关系。除了大家知道的能源方面,他的专业还与PM2.5治理、污水治理、海水淡化、医药健康都有很紧密的联系。
海尔施有新型药物开发项目,这其中制药就与化工非常相关。谭喆这次来到海尔施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冻干保护,用于保护蛋白质和酶,帮助公司以后借助冻干保护技术做出好的产品。“我们吃的药有一部分含有蛋白质和活性酶,这类成分在保存中容易变性。但是这种产品生产成本很高,一旦变性就很浪费,我们就想用一个方法将这类药物长期地保存下来。”谭喆介绍,“长期保存就需要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但在把水分去除时,很容易影响药物的结构。”
谭喆描述,冻干保护实际就是真空冷冻干燥,就像把药品放入一个大冰箱,把药品迅速冷冻到很低的温度,然后抽真空。“抽真空后,里面的冰在真空低压的情况下,就挥发成水蒸气跑掉,不会变成水。这样获得的产品,就保存了很好的活性。”
“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药品在冷冻过程中会长出冰晶,我的项目还要控制冰晶生长以及如何去除冰晶,保持药物活性。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就在研究这个技术,但是在生产中还是没有很大的突破。”谭喆说,今后治疗心血管疾病、癌症的药物都会用到这项技术,这项技术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谭喆经过前几周收集冻干技术的文献,然后从案例入手,已经分析出冻干技术在每个阶段对产品结构影响。“随后做出一个数学模型,帮助公司今后运用数学模型预测产品的结构。从个例出发,总结出一个普遍的规律,运用到各种产品,这是我做这个项目的目标。”谭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