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 远
春日融融,千年石湫,沧桑安详,伫立古村原来的碶桥边上,我恍惚听到千年前海涛拍岸的声音……
“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宿灵岩之旌教院。”《王安石〈鄞县经游记》)北宋庆历七年(1047)十一月,县令王安石考察鄞县东乡(现为北仑一带)水利工程时,来到灵岩(今大碶)石湫入海口,船行石湫的大水沟上,远望海浪滔天的东海洋面,他担忧百姓屡受海患所苦,欲在此修筑碶闸。
从南宋《宝庆志县境图》看到,当时“石湫浦”以东全是茫茫大海。王安石视察石湫著诗,“蜿蜒水沟穿芦丛,茫茫海滩涉潮涌。天怒水狂生灵忧,嘱民浚渠筑堤垄。”石湫浦芦苇丛生,沟壑纵横,外海波涛汹涌,如遇潮汛,海水侵袭良田、庄稼和房屋,百姓生活受严重影响。王安石当下就嘱咐民众疏渠筑碶建堤,这样才能把海潮阻挡在外。灵岩百姓不畏辛苦,大家齐心协力筑起石湫碶桥和海塘,从此扰民的海潮被顺利阻拦于外。
沧海桑田,光阴飞逝。历经千年的石湫碶桥多次修建后,今天已不见过去的碶闸,仅保留了普通桥的作用。石湫碶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悄然隐退于时光的长河之中。
漫步石湫老街,常可见临水而栖的老房子,墙体斑驳开裂,时光不经意留下了它的印痕……绕过围墙本想去探访一下,看到木门紧锁着,这老屋是真的极寂寞,只有那高高的马头墙,迎着春风诉说着昨日的繁华。
蓝天碧水映衬着粉墙黛瓦,镂空的木窗中间,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花纹:禽鸟花草,祥云仙人,典雅古朴,清新精致。江南的老房子似乎不是造出来的,是梦里画出来的。那般柔美飘逸,人心头也渐渐起了那缕莫名的乡愁。这是美丽的春天的乡愁吧。
也偶有不见大门的旧宅,过路人一眼就望见阳光下的院子:正中横着一根晾晒着衣服的竹竿,蜷伏在墙角的花白猫,慵懒地沉浸在午后阳光里,青石板罅隙间的那些小黄花小蓝花随风微漾……
守着石湫古村的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聚在午后老房子的围墙跟下,晒太阳,叙家常,最令他们惦记的话题还是古村的前世今生吧。
随着碶和堤的筑成,水利设施逐渐完善,民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南宋宝庆年间,已形成石湫市,这是北仑历史上最早的街市。商业或经济意义上的乡镇,到宋代时才真正出现,当时以市镇称之。
据说,过去柴桥一带往返大碶璎珞的船只,往往都会中途暂泊在石湫河边,船上的人就在碶桥边上的水阁凉亭里喝茶休息。这是老街上最热气腾腾的时候,空气中氤氲着各种声音:招呼声、买卖声、说笑声,人声鼎沸……当街店铺,有李长盛布店、恒康杂货店、豆腐店和大饼店等,南来北往的乡民在这里买回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春天的石湫村,水边亭台,常有蛟川走书、越剧演出这样令人心动的文娱活动。最吸引乡人的是那些演戏的花旦,精致的妆容、温软的唱腔、袅娜的身姿和长长的水袖……台下看戏的人没多久就入神了,只是那些闲不住的顽童一个劲地到处乱窜……石湫老街弥漫着人间最暖的烟火气。
这是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春天。行走在石湫古村,这样的春天又回来了。